美國國務院表示,美國不會對任何國家表態要由誰出任領導人,在台灣問題上,美國遵守一個中國政策和「一法三公報」義務;同時,美國強力支持台灣的民主制度,以及台灣人民在未來選舉中自由選擇意願;此外,美國對台海和平穩定與和平解決有長遠利益,並支持兩岸持續改善關係。兩岸關係遇十字路口if (typeof(ONEAD) !== "undefined"){ONEAD.cmd = ONEAD.cmd || [];ONEAD.cmd.push(function(){ONEAD_slot('div-inread-ad', 'inread');});} 在此之前,美國在台協會前理事主席卜睿哲指出,美國向來會對台灣總統大選透露看法,也會就2016年大選表達意見,因為選舉結果可能改變台灣在美中關係角色,也可能改變美中台關係特質;同時,卜睿哲強調台灣未來應該做三件事,一是向北京確認對台灣意圖,其次是強化本身力量,第三則是與美國維持良好關係。不過,台灣與中國大陸的經貿關係愈來愈密切,但內部主權意識也愈來愈強,2016年台灣領導人將面臨高難度挑戰,因為這種結構矛盾並沒有改變。若國民黨在2016年繼續執政,兩岸關係進入深水區,將考驗和解制度化結構的穩固。若是民進黨上台,則中美台關係將充滿不確定因素。2016年總統大選,對於目前執政的國民黨政府而言,不但要向選民交出執政8年的成績單,同時還要清楚的向選民報告,準備在下一個4年執政期間,把台灣帶往何處?對於目前在野的民進黨而言,則在於明確的告訴選民及國際社會,倘若獲得執政機會,將會採取何種政策措施,讓台海地區保持和平穩定,讓兩岸關係能夠維持良性互動發展的軌道。近年美國智庫學界人士公開討論「放棄台灣」,以有利美中深化建設性合作關係。但美政府對華政策繼續維持「一法三公報」,以及「對台六大保證」基本立場,並視其為最符合美國國家利益的對華政策。因此2016年總統大選期間,美國將傾向於支持鼓勵,主張維持兩岸關係和緩良性互動政見的候選人。中共對於2016的態度,目前仍未明朗,根據北京戰略圈主流意見,兩岸繼續「和平穩定發展」,符合北京利益;對於台灣總統大選,北京的動作將可能影響選舉結果。在全球經濟前景高度不確定、亞太戰略形勢出現變化,以及兩岸關係進入「深水區」的大環境下,國民黨與民進黨已經讓台灣、大陸以及國際社會看到,兩黨的治國理念、施政規畫,以及兩岸與國際關係發展的核心思維。美國對民進黨沒信心國民黨一再強調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,推動兩岸「不統、不獨、不武」務實策略;運用「九二共識」積極保持兩岸關係和緩良性互動,並藉《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》(ECFA)為協商基礎,推動兩岸經濟合作,開拓台灣與國際連結機會,加速台灣與亞太區域經濟整合措施,以營造美中台在亞太地區「正向競合」氛圍,讓台灣成為促進亞太和平發展貢獻者。反觀民進黨排拒「九二共識」,否定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,甚至強調台獨意識並倡議台灣前途自決,讓台海現狀遭遇高度不確定風險,也給大陸內部主張對台強硬鷹派,以及美國的「中國威脅論者」可乘之機,甚至把台灣推向美中「負向競逐」漩渦,導致台灣落入進退維谷困境。顯然,民進黨兩岸政策堅持「一邊一國」,對維護台海地區和平穩定與經濟發展有害無益,並讓美國缺乏信心。整體而言,2016年總統大選攸關兩岸關係前景,對台海地區能否繼續保持良性互動與經濟合作,影響甚鉅。美國方面認為兩岸務實交流管道若因這次選舉結果而中斷,將可能導致雙方的誤判,甚至引發潛在軍事衝突,破壞美國在西太平洋地區的關鍵利益。換言之,2016總統大選關鍵密碼就是,台灣需要一位能夠穩住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大局的總統,而不是一位不被信任的麻煩製造者。(作者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安組顧問)



2C3518E1DA870F26
arrow
arrow

    Eratm6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